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张晓楼:让光明充满人间

张晓楼:让光明充满人间

时间:2017-09-26   浏览次数:

 

84.jpg张晓楼(1914——1990),男,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际著名眼科专家。曾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

 

张晓楼在从事眼科事业的半个世纪中,在医疗科研、诊治、教学和防盲事业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倡导并成为我国第一位眼角膜捐献者,凸显出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可贵品质。

 

攻克世界眼科难题

 

沙眼是引起眼部疾病、导致视力障碍和致盲的主要原因。治疗沙眼是一个古老的世界难题。20世纪初中期,我国沙眼流行,在北方边远农村,患病率高达90%,有“十人九沙”之说,致盲率在眼科病中居首位。一双双近乎失明的眼睛深深撞击着张晓楼的心。“必须找到沙眼衣原体。”他下决心向眼科新领域进军。

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在20世纪30年代初,与眼科教授周诚浒合作,开展了前期沙眼研究,后被抗战打断。1954年6月,时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的汤飞凡决定重新组织力量。他找到时任同仁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的张晓楼,提出合作研究沙眼病原。有着相同夙愿的两位科学家一拍即合,携手并肩,基础与临床结合,开始向这个不明微观领域发起挑战。

张晓楼带领金秀英教授等人组成“沙眼三人研究小组”在同仁医院地下室找到一个房间,配备了低温冰箱、暖箱和孵育鸡胚的孵箱,依靠这“三大件”,建立了沙眼临床研究室,正式开始了治疗沙眼的临床研究。第一个难题是寻找可供研究的沙眼标本。他们将当时到医院眼科门诊的沙眼患者全部集中起来,严格筛选,最后选择了201例沙眼标本,即具有典型活动性、无并发症、从未经过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经过采集结膜标本,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定期研究讨论、观察变化。他们将结膜标本接种到几千只鸡胚内培养分离,经过整整一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955年分离出沙眼衣原体。1957年,汤飞凡和张晓楼发表学术文章,引起了国际眼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为证实这一研究成果,1958年1月,张晓楼和汤飞凡两人都毅然在自己的眼睛上做实验。几天后,张晓楼的眼睛又红又肿,疼痛难忍,可他却兴奋地对同事们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沙眼衣原体分离成功,震撼了世界眼科学界和微生物界,为全世界沙眼病患者带来了福音。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授予汤飞凡、张晓楼“国际沙眼金质奖章”。同年,亚洲太平洋眼科学会向张晓楼颁发卓越工作奖。张晓楼还和同事们一起,率先把“利福平”应用于沙眼的治疗,这一发现比国外早了两年。

 

第一位角膜捐献者

 

当看到我国众多失明患者急需眼角膜时,张晓楼奔走呼吁,积极倡导建立死后志愿捐献眼球的眼库。他率领眼科同仁发出倡议书,并与一些著名专家联名写下“我们志愿在身后捐献自己的眼球”。

1990年6月12日,北京同仁眼库成立,张晓楼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率先在捐献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强撑病体为眼库题字:“造福盲人,让光明充满人间。”

就在张晓楼为眼库题字3个月后,9月14日上午,这位为我国眼科医学事业奉献了半个世纪的老医学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9月15日下午,他的同事和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强忍悲痛,遵照张晓楼的遗愿,轻轻地取下了他的角膜,并分别移植到北京顺义化肥厂、义利食品厂两位普通工人的眼睛上。实施手术的主任医师说:“这是张老师的珍贵奉献,我们不能有任何失误。”移植成功了!

张晓楼去世了,但他的眼睛还在人间,在两名年轻人的身上得到了生命的延续,继续看着他所眷念、所热爱的祖国和亲人。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