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彭永臻:为把污水变清波

彭永臻:为把污水变清波

时间:2017-10-13   浏览次数:

 

彭永臻,男,1949年出生,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瘦瘦高高的个子,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逻辑性很强,思维严密又不失风趣,透出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睿智。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就是致力于北京水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

 

精益求精的名师

 

2000年,彭永臻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调到北京工业大学。正如他的名字“永臻”一样,他将自己积数十年教学、科研养成的追求尽善尽美的作风,一路带到了北京。

彭永臻对教学的精益求精是出了名的。他将排水工程和水质工程学两门本科生课程,讲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从教30多年,这两门课对彭永臻来说,用学科前沿知识更新课件内容,思考着怎样用心讲好每一堂课。他讲课内容深刻,形式生动,常常吸引其他教室的学生前来旁听、蹭课。一名本科生在课程评价中写道:“彭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做得很生动,动画效果很吸引我们的眼球。在课下做题时,用到某个原理或者公式,我们马上会很清晰地记起相应的幻灯片和上面的每一行字。”正是讲台下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简单易懂。彭永臻在讲台上娓娓道来,让晦涩难懂的概念、公式等变得好学好记、入脑入心。

彭永臻对科研的严谨也是出了名的。他创造出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控制”法:从论文的选题到研究方案制定,从开题报告撰写到实验进展把握,从实验方案修改到研究工作小结,从创新点提炼到论文的最终的形成,彭永臻都要全过程参与,每个环节都与学生互动。有一次,一名博士生在试验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国内外都没有报道过的现象后,又重复试验了一次,觉得可以把新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了,彭永臻却严肃地告诫她:“请你再重复一次。”直到一年后,该论文才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

“过程控制”法的长年实践,彭永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他共培养62名博士、101名硕士;他指导的博士论文有两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如今,他的学生中已有12人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获研究员,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传承着彭永臻严谨治学的作风。

 

亦师亦友的博导

 

在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实验室的墙壁上,画着一棵树,上面贴着学校环境工程研究所教师和学生的照片,旁边用英文写着“我们的家”。彭永臻在教学科研之余,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科研团队经营得像一个温暖的家庭。

每当学生毕业,彭永臻总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详细地介绍学生的品行和业务能力。一批又一批博士、硕士在他的举荐下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007年,彭永臻的一名毕业多年的硕士生辞去工作求助于他。他多方推荐,最终帮助该学生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彭永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2008年,他与一名来自甘肃贫困山区有点腼腆的博士生第一次见面,便亲切地问:“你的家在哪里?有什么困难吗?”当了解到学生家庭的困难情况后,他边帮这名学生安排宿舍,边硬塞给几百元钱。这名学生十分感动,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自己的导师。

有一段时间,他每周都会和学生大两场篮球,这一方面是为了劳逸结合,锻炼身体,更主要的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看似平常的生活互动,也有利于形成学生与导师共同攻坚战斗的科研氛围。

 

创新不懈的院士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彭永臻成功地解决了北京市酒仙桥、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和上浮等问题。后来他又根据膨胀后水质有所改善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活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彭永臻常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和学科发展的生命线。”10多年来,他带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先后建立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他带领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坚守在一排排污水试管和实验设备旁,常年不得不闻着一股常人难以忍受的污水臭味,甚至在实验室里解决一日三餐。奋战到深夜,被楼里的管理员“撵走”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如今,彭永臻领导的课题组完成包括重点项目在内的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国家级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2015年,彭永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成绩,彭永臻异常低调。他说过:“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城市污水再也不会污染河流,让所有的河湖水系都还清。”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彭永臻一定会在北京水环境科学研究、实验和城市污水治理之路上,“跑”得更远。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