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王砚香:“红色背篓”的真实故事

王砚香:“红色背篓”的真实故事

时间:2017-07-03   浏览次数:

 

王砚香,男,1930年出生,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房山区供销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房山区黄山店村一带背靠高山,连接各村的是一条条崎岖艰险的山路。20世纪50年代,之一地区7个行政村的村民要外出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光一个来回就得一天时间。1951年,周口店供销合作社在人口最多的黄山店村设立了一家分销店。这个山乡小店在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常年背着背篓上山,又收购又卖货,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赢得了周围群众的信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他们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被誉为“背篓精神”。

 

商店装进背篓里

 

经乡政府推荐,土生土长的王砚香在周口店供销社当上了一名售货员,那年他23岁。他有着山里人的纯朴感情,听党的话,踏踏实实地在娄子水分销店、瓦井分销店学习锻炼,后来成为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兼核算员。王砚香怀着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在一份干部简历表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志愿当一辈子售货员。

1958年,黄山店实现公社化,大批社员到山上大搞水土保持,兴修水利,社员们下山买东西的时间更少了。王砚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其他5名职工商量:“社员生产这样忙,我们为什么不把货送上山去?”大家对送货这个想法,一开始持有不同意见,觉得这样售货会导致人员分散、卖货效率降低。王砚香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就用背篓装上煤油、酱油、食盐、成药等小百货上路了。他先来到12里外的长流水村,正赶上社员午休。村支部书记接待了他,赶忙给找好售货的地方;生产队长搬来板凳、门板摆摊子,并维持秩序。社员们惊喜地奔走相告:“供销社送货来喽!”一会儿的功夫,一篓商品全卖光了。社员们却意犹未尽,盼望王砚香能再送货来,并请他记下要买的货品。社员贾祥拉着王砚香的手说:“老王,你背来的这一篓商品,给我们节约了多少人工啊!”

王砚香从群众的笑脸中受到鼓舞,回到分销店讲了一天的经历。大伙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今后就按这个办法办。从此,王砚香和他的5位同事一改过去坐等客来的做法,轮流背篓上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背篓商店”这一称呼也在群众中间流传了开来。

 

水缸背到大山上

 

涞沥水生产队有一位为集体放羊的羊倌。因羊群对山上水草的季节性需要,这位社员拖家带口,一家老小常年居住在偏远的锯齿山上,吃水要到下边山谷中去背,吃一桶背一桶,很不方便。他向王砚香反映,他家急需一口水缸。

王砚香将这事记下,很快购进一口大水缸。但是后面的麻烦更大了,50多公斤重的水缸如何背到锯齿山上去?可为了让群众尽快用上水缸,王砚香决定和店员杨守林一起专门上山一趟。这天一大早,他们将这口缸用绳索系牢,轮流背着,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爬到半路,杨守林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将水缸掉下来,幸亏王砚香及时接住,胳膊上却蹭破了一层皮。不知歇了多少次脚,两人倒了多少次手,直到太阳西斜,他们才来到羊倌的家里。当这家人看着放在眼前透着光亮的大缸和一旁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王砚香二人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而王砚香他们稍稍休息一下,顾不上喝口水,就又到别家收购山货并统计所需货物去了。

王砚香和同事们在售货过程中,总是根据群众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每次上山,他们都会拿出一个专门的记事本点检货物。售完货,再在记事本上将社员需要的货物一一记下。如果某种商品一时缺货,他们也要千方百计通过供销社途径调货过来。总之,只要群众需要又能办到的事情,他们从不推辞。

 

王砚香走进电影里

 

在王砚香的带动下,同事们爱上了“背篓商店”的工作,群众和党组织也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赞扬。1965年,以王砚香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上映。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歌颂社会主义商业职工全心全意为农村群众服务的电影,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商业工作者专程到黄山店学习取经。而为拍摄这部电影,山乡热闹起来了,王砚香也更加忙碌起来。

担任电影主角的程汉琨为演好角色,来到“背篓商店”与王砚香一起同吃同住同行,体验生活。程汉琨专门在“背篓商店”买来一双和王砚香一样的球鞋,背着同样的背篓和货物。这天,他们一起出发了。刚开始,程汉琨兴高采烈,脚步轻盈地比王砚香走的还快。但走了不到一半,程汉琨的脚步就跟不上了,大汗淋漓,脚上磨出了一串串血泡,双肩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王砚香看到这里,赶紧将他的一部分货物匀给自己,并进一步指点程汉琨,背负重物匀速走山路更省力,如何才是正确的背背篓姿势,到了山上如何与社员沟通交流等。一趟下来,程汉琨终于真切体会到“背篓商店”的苦与乐。王砚香耐心讲,程汉琨用心记。正是这种同甘苦的体验,程汉琨在电影中的表演才那么打动人心。

19668月,王砚香担任周口店供销社理事会主任,上任数月,他就将“背篓商店”从“一点红”变成了整个供销社的“一片红”。1973年,王砚香再次来到周口店供销社,通过建立支农服务队,使“背篓精神”再次开花结果并得以传承。

在房山区坡峰岭一带,昨天服务农民的红色背篓,今天已成为服务百姓的一张名片。退休后的王砚香仍然以“背篓精神”继续为山区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