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万其祥:“将就”自己,“讲究”他人

万其祥:“将就”自己,“讲究”他人

时间:2017-06-19   浏览次数:

 

万其祥,男,1931年出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房屋修缮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处党总支书记、一公司经理助理等。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曾说:“共产党人就该是干将。”于是,便一辈子都投入到了国家的工程建设上来。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不怕困难;生活上他却不争名利,礼让他人。前有孟泰遍翻废铁堆,建成“孟泰仓库”;今有万其祥遍吸废铁钉,吸出“马蹄铁精神”。他,就是被党和政府赋予一个劳动者最高荣誉的万其祥。

 

遍吸废铁“老钱包”

 

1955年,在一次逛旧货摊时,一块马蹄形磁铁引起了万其祥的注意。想起工地上有不少丢掉的钉子、螺丝,他当机立断买下了这块磁铁。此后,他每天带着磁铁在工地上走来走去,几年下来,竟一共吸起钉子、螺丝等369公斤!看到这些丰硕的成果,万其祥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于是他开始带领班组的其他工人一起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万其祥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工人,也带着他们吸了一颗又一颗的钉子。这一吸,也就吸出了成为修建一公司企业精神的“马蹄铁精神”!

在数十年的工作中,万其祥可谓将勤俭节约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曾用两台旧锅炉重新拆装,拼成一台锅炉,节约资金6万元;曾为某单位装修开关柜,采用旧柜新装,节约资金12万元。他在各项工程中都严格审查图纸,实地丈量,曾节约木材100立方米;而在人民大会堂挑台工程中,由他提出的一个新点子就为国家和企业节约了资金1万元。每个工程中,他都在千方百计的为国家节约原材料。时间一长,同事们都戏称万其祥为“老钱包”。

虽然“抠门儿”,但万其祥对于工程的质量问题却从不马虎,也从来不会在工程的质量上缺斤短两,“保证质量”是他做工程最基本的原则。

 

身先士卒“老黄牛”

 

一次,一家外宾招待所化粪池的出水口堵塞,卫生间下水上溢,污水横流,恶气扑鼻。万其祥带着几名工人来到现场。看到如此狼藉的现场,周围的人无不皱起眉头。万其祥打开化粪池井盖,查明情况后,二话没说,就下到池内及时掏出杂物,排出了故障。污水溅了他满身满脸,他全然不顾。在场的人群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可他却谦虚地说:“当祖国的客人有了困难,当祖国的荣誉受到影响时,谁都会这么做。”

的确,无论参加何种劳动,即使是再重、再脏的活儿。万其祥都抢着干,从不叫苦。饿了,他就啃口凉馒头;困了,他便随便找个房角倚着休息一会儿。在他工作的那个年代,一些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诸如土建修缮这样的活儿都只能靠人的一双手来完成。

在担任队长、书记等领导职务期间,万其祥仍然奋斗在一线,平均每年参加劳动164天之多。白天,他奋力拼搏在工作岗位上,用心堆砌国家的一砖一瓦;晚上,他依旧闲不下来,时常到员工宿舍查铺,确保队友们的安全。他还经常在晚上家访,了解大家的生活情况,及时为大家排忧解难。在得知大家普遍反映单位的伙食不好后,他一有时间便蹬着三轮车,只身到几千米之外的地方买新鲜的蔬菜,只为了让队友们能吃得更好。他对于职工的关心远胜过自己。

 

不争名利的“活雷锋”

 

万其祥一家有8口人,却常年都挤在一间仅有23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这间房子打了两道隔断墙,进了门,就是进了铁皮火车的卧铺车厢。狭窄的空间,让人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1977年秋天,经过群众评议,分房小组决定分给万其祥一套三居室。听到这个消息后,家里的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万其祥也睡不着,可他并不是因为兴奋,而是因为他在家访中了解到,有些职工比自己还困难,还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婚后无房依然住在集体宿舍里,他们更需要房子。

最终,他决定把房子让给两对婚后无房的年轻人。家人尊重万其祥的决定,也都懂这个理儿,但心里总不是滋味儿。万其祥抓紧时间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他说:“共产党和老百姓亲如鱼水,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咱要做这样的人!现在咱是个干部,是个党员,应该先让群众体会到党的关怀。”

万其祥就是这样一个人,若是用一个老北京的词儿来形容他,便是“讲究”——对待他人必须“讲究”,而对待自己却一直“将就”。在他的身上,“人民公仆”这4个字的含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