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王文喜:白河岸边的“不老松”

王文喜:白河岸边的“不老松”

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


 

王文喜(1909——1987),男,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协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延庆县(今延庆区)白河堡公社白河堡大队有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前他做长工,扛了半辈子活,受尽折磨。新中国成立后,贫下中农翻了身,他入了党。在农村组织互助组、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工作中,他都是响应政策,走在前面,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说:“没有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王文章。我一心跟党走,至死不回头。”
 
积肥员种出高产田
 
20世纪70年代,年过花甲王文喜成为白河堡大队的专职积肥员。公社机关、学校和社员户的厕所都归他管理。每天他都要把大粪挑到地里,并把厕所打扫干净。对他这样一位老人来说,这担子已经不轻。可他铆足了劲,看见生产队哪里缺人手,就往哪里补缺。生产队养猪需要人,他就成了“兼职”饲养员,起早贪黑,通过开荒,种出大量青饲料,把猪喂得膘肥溜圆。生产队里需要人手饲养羊羔,他又主动扛着铺盖,和放牧员住在一起,把饲养羊羔的事也捎带着管起来……
生产队实行记分制,以工分多少发放报酬。面对王文喜,记工员有些为难地说:“老王身兼数‘职’,啥活茬都干,该记哪几项?该记多少工分?”王文喜却憨厚地一笑,答道:“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多干活儿,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为多挣工分。给我记积肥的工分就行了,别的都不算数。”
村里的土地贫瘠,产量上不去。有人说:“咱这里天冷地博,一亩地产三四百斤不少啦,再高产难哪!”王文喜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想:咱延庆条件差,难道大寨条件就好?他下决心要种出亩产千斤的试验田。党支部、队干部很支持,专门拨给王文喜二亩七分地做试验田。
他一早一晚管厕所、挑大粪,适时种上高产优钟——杂交高粱,专心种试验田。为促进幼苗生长,苗刚出土一寸多时他就蹲在地里,把高粱苗周围的土扒开,让太阳晒,苗子长得又快又敦实。经过王文喜精心管理,这块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810公斤,创造了当地从来没有过的高产记录。再加上他开垦小块荒地打的粮食,这一年,他共为集体生产粮食2550公斤。
1973年,他又带动一部分社员,进行大面积高产试验。他和3位老社员组成老年丰产班,种了20亩杂交高粱试验田,亩产达到751公斤,总产15030公斤。他们开垦的“十边”地,还收了玉米、小豆、荞麦等。这一年,他们平均每人为集体生产粮食4443.5公斤。1974年,他带动4名社员组成老中青三结合丰产班,每人为集体生产粮食5002公斤。王文喜本人3年为集体生产粮食11950多公斤。
即使贡献大,他也没有向生产队计较过工分多少。王文喜的事迹在当地引起轰动,被媒体亲切地称为“塞外不老松”。
 
永不歇脚的老党员
 
王文喜学习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常说:“建设社会主义,就得豁出命干。”
作为生产队的积肥员,他每天天不亮就到村里村外拾粪。冬天的延庆农村极其寒冷,呼呼的西北风,卷着雪花满天飞舞。一天,王文喜一拉房门,一股带着雪花的冷风就刮了进来。与他同屋住的社员赶忙说:“老王!这么大的风雪,不要去了,小心冻着!”王文喜说:“不怕!天冷心不冷,冻人冻不了心。这点风雪算个啥!”说着,他就消失在茫茫的风雪中。即使春节,王文喜照样背上粪筐出去拾粪。有人说:“这老爷子,大年初一还拾粪?”王文喜回答:“大年初一咋了?大年初一不拾粪,照样少积肥,少打粮。”即使生病住院期间,病情稍有好转,他就着急要出院。人们劝他再多住几天,他说:“我心里搁着队里的事,再让我住下去,我会急疯。咱们活一天,就要拼命干一天啊!”刚出院的他根本没有休息,当天就去看他挂心的高产试验田。
王文喜干活不惜力,有人问他怎么就不能停停脚?他说:“你歇着,我坐着,打不出粮食都饿着,那还建设什么社会主义!我们就是一个心眼儿为革命多打粮。”后来,党支部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决定让王文喜当护林员,管理20亩苗圃,看护500多亩山林。为了管护好林木,他每天要爬坡越沟,来回几十里山路。王文喜也并未停下来积肥的活,护林背粪筐,每天照样捡粪积肥。
直到去世前,王文喜还在苗圃里忙着培育树苗。他是北京郊区的一名普通党员,所做的工作看起来是琐碎、普通的,但是他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小事中展现出他非同一般的高风亮节。王文喜,就是这样一位让群众交口称赞的“一心为公的好党员”。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