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刘茂清:国庆观礼台上的庄稼汉

刘茂清:国庆观礼台上的庄稼汉

时间:2017-05-05   浏览次数:


 

刘茂清(1928——1970),男,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密云县(今密云区)前栗园村党支部书记。获北京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庆典在装点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一个满脸黝黑却神采飞扬的中年农民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观礼台上共同目睹了这个令人激动的盛景。庄稼汉登上国庆观礼台,其身后又有怎样非同一般的故事?这个庄稼汉就是刘茂清。
 
密云有个“红旗渠”
 
刘茂清出生在一个祖孙三代都给财主看坟的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艰辛和苦难磨炼了他。参军入伍后,经过战火的洗礼,刘茂清成长为一名具有坚强意志的优秀共产党员。解放战争结束后,刘茂清因伤复员,回到阔别多年却仍然满目疮痍的家乡。面对赤贫的乡亲,刘茂清回家的喜悦立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拿出自己全部的残疾金买来粮食,分给饥荒中的大伙儿。从那一刻起,他立下一个誓言: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
改变谈何容易?前栗园村及周围的村子,那是当地有名的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因为缺水,有时收获的粮食还不够种子钱,兴修水利是根治干旱的唯一出路。上级党组织决定修建一条10千米的环山渠引密云水库水浇地,当时已担任穆家峪公社檀营管理站副站长、党总支副书记的刘茂清受命担任工程总指挥。这条水渠虽然长只有10千米,经过的路线却都在山上,缺少机械,只能依靠人工。这对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民来说,勒着裤腰带出工出力修建这么一个工程,无异于“索命”。
村民们想不开,一开始有些消极怠工。刘茂清没有犹豫,耐心地对乡亲们说:“修这个水渠,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但我知道,修好了这条水渠,就能使水渠周边五六个村子的7000多亩地浇上水,彻底改变我们靠天种田吃饭的历史。不但今后我们能吃上饱饭,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再不会饿肚子了!”经过多次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乡亲们解开了心里的疙瘩,都跟着刘茂清上了山。
经过一番艰苦奋战,刘茂清带领乡亲们仅用3个月就将这个环山水渠修建竣工。当人们看着清亮亮的水流进田里的时候,世世代代的干旱之苦此时都化作了笑脸上的两行泪水。后来,这条水渠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密云的“红旗渠”。这一年,刘茂清被授予北京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后来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心系乡亲的带头人
 
刘茂清一家7口挤在两间破旧狭小的房子里。身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残疾退伍军人,上级特意批给他翻盖房子的木料,他却几次都将木料送给了村里更急需的乡亲。后来,在妻子多次催促下,他用自己育白薯苗换来的一点儿钱买来木料准备翻盖房子,但最终又将木料送给了别人。妻子埋怨他,他心有歉疚地说:“等大伙都盖上了新房,下雨时就不用担心了,那时候,咱们再盖也不迟!”妻子也只好苦笑一下作罢。
刘茂清的一言一行被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重新选举村党支部的党员大会上,全村25名党员,“刘茂清”3字一念出,呼啦一下举起了24只手,一双双期待的目光也全部集中到刘茂清身上。他稍顿一下,庄严地举起自己的手,一字一顿地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投自己一票!”会场立时响起一片掌声。会场外,欢喜的乡亲们奔走相告:“有茂清领头干,这回咱们放心了!”
由于连年运动,村里的粮食产量一度下降到饥荒的程度,吃不饱肚子的村民甚至跑到火车站去捡玉米粒充饥。刘茂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上任伊始就带领乡亲们平整、耕犁已经抛荒的土地,打坝修复灌溉水渠和扬水站,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再一次播进他深爱的土地……前栗园村的粮食喜获丰收。作为农业劳动模范,刘茂清应邀参加了当年的国庆观礼。
刘茂清从北京回来的一个月之后,村里的扬水站电机短路起火,火势波及周围的村民和集体财产。眼看火势难控,刘茂清心里发紧,他下令群众先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则奋不顾身地只身闯进机房,先是剪断了两根高压线,再剪第三根时,却被强大的电流击倒,再也没有醒来。他牺牲时年仅42岁……
刘茂清永远地离开了他至爱的乡亲和故土。出殡那天,天气阴沉、冰冷,送行的队伍很长,哭声和着泪水,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为公的好党员、好书记。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