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方圻:周总理称赞的模范共产党员

方圻:周总理称赞的模范共产党员

时间:2017-01-06   浏览次数:


 

方圻,男,1920年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获北京市模范共产党员、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周总理病危时,曾当着他的面对邓大姐说:“方圻是模范共产党员。”总理的赞许和期望,深深镌刻在方圻的心上。他用一生的忠诚和奉献、律己和敬业展现一名模范党员的风范。
 
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一切
 
方圻从医60余年,是享誉国内外的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在他的眼里,任何病人都是平等的。穿着白大褂的方圻在门诊坐诊或穿梭于病房时,无论病人是什么身份,他都会给病人带来最细致的考虑和最大的尊重。在门诊室,每进来一位病人,他都和颜悦色地起身迎接,向案旁的小方凳一让:“请坐!”寒冬腊月时节,在用手接触病人之前,他总是先把自己的一双手搓热,然后才摸脉、叩诊,使每一位病人都感觉到:大夫的手和心总是热乎乎的。
有一天,下班的时间到了,方圻似乎没有留心时间,他的案旁还坐着病人。这位老人来自内蒙古,反穿着羊皮袄,体形高大,脸膛儿黝黑,常年受疾病的折磨身体有些消瘦。老人说他过去穷,瞧不起病,现在手头宽裕了,就千里迢迢来北京看病了。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方圻一句句地听,一点儿也不急。听完后,他给这位老人摸了脉,听了诊,又请老人躺到诊床上细诊。方圻安慰老人说:“病是误得久了点,但还不要紧,会慢慢好起来的。”他给病人开出处方,每个字都写得端正清楚,小学生都能认得出。又开了预约单:“请下星期再来。”老人感动了,拉着方圻的手久久不放:“您真是好大夫!”这位老人当然不会知道,这双手也为许多举世闻名的风云人物摸过脉、查过病。“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一切!”方圻就是怀着这样强烈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位病人的。
 
小事也要讲原则
 
一天清晨,方圻接到一个电话,有个部门硬要他为一位外籍华人开个“诊断书”,“证明”此人为其母亲治病花了多少钱,以便他去“报账”。而此人的母亲并未生病,也未治病。方圻说:“这个字我不能签,协和也从不办这种事。对方在电话中仍然纠缠不休,说这样做“有好处”。方圻问:“什么好处?钱吗?利吗?可以把医德和人格也当做商品出卖吗?”没等那人说完,他把电话挂断了。“这太不像话了!”他通知医疗科,“类似这种‘证明’,绝对不能开。天塌下来,我顶着!”
医院里遇到这类事情不胜枚举,社会上那种“关系学”的歪风也吹进病房里来,而且大都颇有来头。他多次撰文在报纸、杂志上抨击抵制这些不良风气。
他不仅要求别人这样做,首先自己这样做。方圻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家人要求严格,他没有因为自己的便利条件为孩子谋出路,相反他把本该属于陪伴家人的时间用在了工作和病人身上。二女儿在北京医学院学习5年,成绩良好,毕业后被分到一家区级医院工作。方圻的一位瑞士朋友、血液病学专家米歇尔教授夫妇友好地建议方圻将二女儿送到日内瓦去学习:“一切费用由我们承担,孩子学成就回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方圻委婉地辞谢了朋友的好意。
亲戚朋友找他看病,但医疗关系不在协和,想寻个后门,方圻没开这个口子,他让亲戚朋友晚上或星期天下午到自己家里来,他牺牲休息时间来照顾“人之常情”。
有些事情,看上去是生活小事,但方圻认为,小事也表现人的原则和品格。他常嘱咐家里人:“我们自己能办的事情就自己办,实在办不到的就不办,不要轻易麻烦别人。”
 
把位子让给年轻人
 
1983年,为推动医疗机构领导干部年轻化,上级决定年岁过了线的人不再担任医院的主要领导。协和医院的老院长毅然告退,推荐方圻接任。方圻却说自己已经63岁了,便举荐一位较年轻的教授接任。跟着,他又辞去副院长一职,只当个内科主任。19851月,方圻又愉快地辞掉内科主任一职,只当个专职教授。他说:“人生如流水,后浪推前浪。这是一切事物正常发展的客观法则。我虽然不在担任任何行政领导职务,但只要党组织和同志们需要我出力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去做……”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方圻赢得了同事的称赞、病人的信赖、社会的认可和国家的褒奖。这些认可和褒奖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方圻并不看重。他看重的是病人愿意把生命托付给他,他看重的是周总理的那句话——“方圻是模范共产党员”。
一位协和医院老教授曾这样评价方圻:“一位医生行医几十年,接触过的病人和同事不下数十万,不会所有的人说他好,也不会所有的人说他不好。但是,方大夫却是个例外,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好。这个‘好’,是说他病人第一,事业第一,党的利益第一,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言行如一!”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