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高松:青年院士的人生“磁”场

高松:青年院士的人生“磁”场

时间:2016-09-23   浏览次数:


 

高松,男,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生活的支点在哪里?”这是年轻时代的高松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几十年过去了,他始终铭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以自己的执着、坚守、努力与奋斗去实现人生目标。
 
走进“磁”的世界
 
读初中时,高松刚接触化学,就迷上了这门有趣的学科。他喜欢化学,高中毕业时,高松的高考第一志愿全部填写的是化学专业,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化学被称为“中心科学”,在解决能源、环境、材料与人类健康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和制造新材料一直是化学家们的追求之一。高松的研究方向是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分子磁学涉及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是个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它的妙处在于,从微观层面探索不同分子的磁特性与分子和晶体结构的关系,构建具有不同磁特性的分子材料。这对于研究新能源、新材料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高松从国外深造回到北京大学。他常说:“在安徽老家17年,在境外做访问学者两年,剩下的几十年都在北大。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回国启动项目期间,条件比较艰苦。他在化学学院的支持下购置了一台低温磁性质测量仪器。这在当时国内还比较少见。由于分子磁性的变化常常在零下200多度的低温环境下才可以被观察到,而仪器运转每周要消耗100多升的液氦,1升液氦就要100多元。高松想方设法节约成本,他采用回收液氦的方法,在小车间安置了一台压缩机,把氦气压缩到钢瓶中,再讲钢瓶送到低温中心折换液氦。这个回收方法将成本节约了一半,但是运转起来麻烦:如果气压太大。气体就会泄露。高松和小组成员索性在实验室摆下行军床,不分昼夜地进行实验测量观察,记录分子的磁性变化情况。
这种苦行僧式的实验研究,在旁人看来,既烦琐又枯燥。但凭着对化学的执着和热爱,高松把这一切都视为乐趣。他常说:“苦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有很多乐趣。特别是观察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得到一个新奇的结构,都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
 
破解“磁”的奥秘
 
经过艰苦的科学实验,高松和小组成员终于观察到了含有稀土离子的一些分子中依赖外磁场的慢磁驰豫现象。意思是说,当磁矩比较大的时候,分子从自旋朝上变到自旋朝下,要越过一个能垒,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好像要翻过一座山。这个发现引起了欧美分子磁体研究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难解的谜”。
实验的进展和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肯定,对处在科研起步阶段的高松无疑是很大的鼓励。但他并没有选择止步,而是把下一个研究对象确定为分子纳米磁体,这是当时分子磁体领域的最前沿领域。令人振奋的是,高松率先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的单链磁体,将2005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早在1963年提出的一维Ising链动力学理论模型,以分子实物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分子纳米磁体研究的启发下,高松一直思考慢磁驰豫现象背后隐藏的机理。他选择以控制稀土离子配体场为切入点,经过深入研究,终于构筑出仅含有一个自旋中心的单分子磁体,由此提出了“单离子磁体”的概念,并选取特殊的配体构筑了世界上最小的磁体。高松和他的团队又一次走到了国际分子纳米磁体领域的前沿。学术界对这一成果高度评价,认为它“为单分子磁体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领域”。
作为这个“全新领域”的探索者,高松曾在入党志愿书上这样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觉得认清历史发展方向,做一个自觉革命者,也是进步青年的必由之路。”这段话陪伴他走过了30多个春秋,他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执着追求,践行了年轻时代坚定的志愿。1998年至2015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共发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400余篇,累计引用2万余次。这是一组令许多一流科学家都感到吃惊的数字。
43岁成为院士的高松,仿佛就是S级、化学就是N级。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牢牢地吸附在美丽的分子磁体上,这恐怕是他一生绕不开的磁场。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