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刘绍棠:我没有片刻的动摇

刘绍棠:我没有片刻的动摇

时间:2016-09-08   浏览次数:

 

 
刘绍棠(1936——1997),男,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被誉为“神童作家”的刘绍棠有着大运河般的豪情奔放,又有着文学奇才特有的“狂放”。在经历磨难、井喷创作的人生中,他无论身处逆境顺境,始终铭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守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信仰。
 
我的心还留在党内
 
刘绍棠有一颗赤子之心。1957年,年轻气盛的他对文艺界发表了一些意见,后被划为“右派分子”。1958227日,就在被错误开除党籍的当晚,刘绍棠写下一封信:“我的心、我的灵魂还留在党内,我要做一个明亡实存的共产党员。只要不自暴自弃,新的生命里程会更光辉。”这封信他带在身边几十年,在最艰难时刻,刘绍棠总要重温这些文字,提醒着自己是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不久,刘绍棠被送往京郊劳动改造。
196111月摘帽后的刘绍棠回到大运河畔的家乡儒林村。乡亲们憨厚朴实,始终为村里出了他这样的文化人而骄傲。家乡人民同情他,保护她他,使他躲过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很多灾难,也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他把文学之笔对准了大运河和大运河畔生活的人民,对生他、养他、护他的家乡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深厚的感情。在寒舍冷炕上,他写下了党领导北运河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春草》《狼烟》《地火》。
他创作时非常投入。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每家搭的防震棚夜间都有人值班。他值班时也不忘写作,室内孤灯一盏,大地颤抖时,他正在赶写《狼烟》。地震报警声响起时,他还沉浸在写作中。直到人们招呼他时,他才如梦初醒,从屋里跑了出来。
 
苦难成就了我
 
1979124日,刘绍棠恢复党籍,他立即发表文章:“让我从21岁开始吧!让我加倍努力为党的事业奋斗,为祖国和人民效力,为社会主义文学劳作!”
19806月,他发表的《蒲柳人家》引起广泛反响,这成为他创作期的一个转折点,成为他创作成熟的标志。洗后,他接连创作《渔火》《京门脸子》《瓜棚柳巷》等20余部作品,接连获奖,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这些被誉为乡土文学的作品格调清新优美,主要以通州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讴歌伟大的新时代、讴歌淳朴的乡亲们,并以此为基础最终形成了他独有的文学风格。
刘绍棠认为,“反右”确实严重损害了国家,也伤害了他的身心。不过,坏事往往能变好事。正是那漫长的22岁坎坷岁月,才有他在新时期井喷一般的创作——“苦难成就了我”。
19888月,由于长年伏案写作,积劳成疾,刘绍棠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虽然抢救治疗,仍造成左体偏瘫,所幸大脑和写字的右手并未受损。大病之后,为创立“乡土文学体系”,他又开始顽强写作,直到1997年病逝。
刘绍棠对党的忠诚从未改变。他曾写道:“在种种不正之风的冲击中,我没有产生片刻的动摇。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坚持吃亏让人的老规矩,没有向党伸过手……在改革开放年代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点也不能松懈,一点也不能马虎,一点也不能自满,至死方休。”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