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徐庆文:“亩产吨粮村”的传奇

徐庆文:“亩产吨粮村”的传奇

时间:2016-08-30   浏览次数:

 
徐庆文(1922——1984),男,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房山南韩继村党支部书记,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提起房山南韩继村的徐庆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郊区农村的干部都知道,都佩服。从60年代起,南韩继村在北京郊区就出了名,它是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先进典型,是粮食高产的红旗。南韩继村的粮食平均亩产开创了我国北方第一个“亩产吨粮村”的先河。时任南韩继村党支部书记的徐庆文就是南韩继村的举旗人,没有他就没有南韩继村的变化,没有南韩继村的现在。
 
非摘掉缺粮村的帽子不可
 
    1954年秋天,曾7次负伤、9次立功的营参谋长徐庆文,谢绝了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的关怀,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当时的南韩继村是个什么样呢?“南沟北港缺水源,东面黑沟西面滩;偏坡溜岗十九沟,十年九旱八不收。”“一年到头地里忙,只够全年半年粮”南韩继生产队有耕地千亩,但当年粮食亩产量只有50多公斤,村民吃粮要靠国家供应。由于种粮效益不高,村里大部分劳力都外出搞副业,土地荒了。徐庆文在村里村外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一家又一家,瞅着面貌依旧的家乡,瞅着因吃不饱而面黄肌瘦的乡亲们,他揪心,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痛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摘掉缺粮村的帽子。
    他深刻意识到:要领导农民自觉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让农民看到和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起码要让村民吃饱肚子。他下定决心:“非改变这局面不可!”刚回村那阵子,尽管他没担任什么领导职务,可为了确保集体经济利益得以巩固,他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转业费中拿出1000元给村里的农业合作社买了一头驴、30头猪、80只羊,解决了牲口和肥料不足的困难。当时有人笑他“傻”,劝拿着这些钱去做生意,他却说:“回乡务农就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摆脱贫困,拿着国家给的转业费做买卖,个人发财致富,还算什么共产党员?”徐庆文的话让全村的乡亲们心热了、眼亮了:“庆文回来啦,咱村往后该有奔头啦!”
    1955年,徐庆文担任了合作社主任。在徐庆文的带领下,南韩继村的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了,粮食连年增产,摘掉了“缺粮村”的帽子,成为京郊大办农业的一面旗帜。徐庆文经常对社员们说:“咱们粮食多了应当不忘国家,我们应当多生产粮食,支援国家,不能只顾自己吃饱了,还要想到国家的需要。”1960年,全国出现普遍性旱灾,但南韩继村却因为兴修了水利而获得了亩产319公斤的好收成。为了支援灾区,村党支部动员全体社员降低每个人的口粮标准,拿出粮食支援国家,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不拼对不住党的期望
 
    徐庆文始终心里装着集体,庄稼怎么样,这家的疾苦,那家的困难,他心里都有一本账。白天下地干活,夜晚开会办事,多年来很少睡个安稳觉。有一次,南韩继村在外村借地打井,修引水暗渠,遇到流沙和卵石,出现了塌方。关键时刻,徐庆文叫群众都搬出去,自己手攥钢丝绳,往下顺,没承想,快到井底时,钢丝绳突然断裂,徐庆文摔了下去,右手的4个指甲盖被钢丝绳勒碎了,小拇指的指尖折断了,腰也扭伤了。大伙儿要送他去医院,他不肯,说:“抢险要紧,我这点伤算不了什么。”他让人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下井排险。
    1979年秋季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快60岁的徐庆文便和往常一样,到地里查看秋收种麦的质量、进度,一个不小心,踩进一个齐腰深的泥坑里,引发了心脏病,晕厥在泥坑里。由于早上地里人少,泥坑的地势也比较低,村民们都没有发现。他就这样躺在湿乎乎的泥坑里,一动不动。直到晌午他慢慢睁开了眼睛,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走了一趟鬼门关,随后咧着干瘪的嘴自嘲地笑笑:“我还得留着这条命干事呢!”说完,便拖着一身泥水,虚弱地一步一步挪到自己的家。老伴看着他满身的泥水、惨白的脸,背过身不停地抹泪:“你这么拼是图啥?你也不看看自己是多大的人了,不能和年轻人比,身体垮了可怎么办?”徐庆文说:“不拼怎么行,我不能对不住党对我的期望!”
    转眼到了1980年春播时期。有一天,徐庆文在地里忙了一天农活后,回到家中,刚想坐到炕沿上喘口气,还没坐稳,忽然一头栽倒在地,晕了过去。一旁的老伴吓坏了,赶紧叫人把徐庆文抬到炕上放平躺下。令人欣慰的是,徐庆文终于又挺过了一劫,慢慢醒了过来。
    连续的晕倒,表明徐庆文的身体已经一步步垮掉了。但徐庆文仍然坚守在劳动第一线,在他的带动下,南韩继村的粮食生产再次上了一个新台阶。1982年,南韩继村亩产突破1000公斤,为郊区的粮食增产树立起新的标杆。
    不是每次晕倒都会醒来。198414月,徐庆文因煤气中毒引起心脏病再次发作,倒在了水泥厂的工棚里,这一次终究没有再醒过来。在徐庆文的办公桌上,还留有他没吃完的剩饭,他的笔记本上还写着前一天晚上干部会上讨论的事项,衣兜里还揣着准备提交党支委会讨论的年终分配方案……
    徐庆文一生勤奋,无私无畏,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南韩继村的大地。他费尽了心,出尽了力,奋战了一生。他悄悄地走了,留下一个“亩产吨粮村”的不朽丰碑。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