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向榜样学习» 邓中夏: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

时间:2016-06-22   浏览次数:


 

邓中夏(1894——1933),男,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党员之一,对党早期的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有重大贡献。凭着对共产主义和党组织的坚定信念,他顺境不惰、逆境不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为信仰不留洋不做官
 
1917年邓中夏从湖南高师毕业,考入北大国文系。一开始,他只是个一心读书的“古文迷”。随着新文化运动在北大的蓬勃兴起,新旧文化和思潮展开了激烈交锋,使得长期钻故纸堆的邓中夏很快觉醒过来,志趣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的邓中夏,看了李大钊的文章,听了李大钊的讲演,深受触动。他对李大钊非常崇敬,并开始了解、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找到方向的邓中夏是快乐的,甚至是忘我的。他在蔡元培、李大钊的倡导下,假期与同学一起接触和了解工人生活;为“唤醒民众”,筹备创办《国民杂志》,发起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积极参与、领导五四爱国示威游行;在李大钊领导下参与发起、组织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加入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在这个过程中,邓中夏已逐步确立起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1921年秋,邓中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谢绝了胡适报送他出国留学的厚爱,决定留在国内搞社会改造。邓中夏的父亲当时在北京政府任职,为他在农商部谋了一个待遇优厚的差事,并替他接受了委任状。邓中夏得知后坚决要父亲把委任状退回,说“现在政治腐败,当官的对老百姓敲骨吸髓,你叫我去当这样的官有什么意思?……我要为广大民众谋利益,绝不为个人自私自利,单独发财。”父子俩不欢而散,父亲一气之下不再给他出钱,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做一个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决心。
 
逆境中不动摇不抱怨
 
根据工作需要,邓中夏1927年起先后在江苏、广东和共产国际任职,回国不久又被派赴湘鄂西领导武装斗争。其间,不管在哪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以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1931年,邓中夏被王明调回上海做“检查”,没有分配任何工作,也不给任何任何经济援助,连吃饭都成问题。在上海做情报工作的妻子李英回到邓中夏身边,陪伴他一起度过了这段艰苦的日子。两人靠李英在工厂里当学徒工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每月只有4元生活费。李英早出晚归,邓中夏主动承担起琐碎的家务。他并不因此丧失信念、情绪消沉,而是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马列主义。
1932年年初,党组织分配他到沪东区委宣传部刻钢板、印传单、编小报。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小报办的有声有色。三八妇女节前夕,上海地下工会为发动工人游行起草了一份宣言稿,派沪西区委做妇女工作的帅孟奇到沪东区委宣传部找一位“很会写文章”的同志帮助修改。帅孟奇见到这位同志时,不敢相信她找到的竟是著名的共产党员邓中夏。
 
入狱后受酷刑守信念
 
1933515日晚,邓中夏被捕。入狱后,国民党几次对他进行劝降。其中有个中央委员利用他在上海时的遭遇,企图离间他和党的关系。邓中夏驳斥到:“我们共产党人从不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我们有很高的自信力,敢于揭发一切缺点和错误,也能够克服它。我们懂得错误与正确主张相比总是局部的,有限的。”
见邓中夏接连以“贵宾”身份被国民党请去,监狱地下党支部通过难友询问他的打算。他说:“问得好,应该问。一个革命者到这个时候,同志们是应该关心他的政治态度的。请你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凭着这样的信念,他顶住了敌人的引诱劝降和严刑拷打。
监狱的难友们和敬佩邓中夏,请他给大家上党课。他给同志们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员的理想和气节,讲工人运动。有一次,他刚受完刑回到牢房,歇息片刻,就坚持给同志们上党课,接着讲上次没有讲完的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讲着讲着,牵动脸上的伤口,血止不住地留下来,他却一边擦血一边讲。听课的难友们不禁落泪,更被他坚毅的精神所激励。在写给党中央的最后一封信中,邓中夏深情地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邓中夏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留给后世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校园风采

  

Copyright©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处 版权所有   京公备案号3562328372839283号